谁说学地理只能经常对着地图发呆?谁说开班会只会严肃沉闷?最近化环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501班的一场班会,直接把“家乡美景”搬进了教室。本次班会由襄阳小分队担纲主讲,他们带着汉江的灵秀、古城墙的厚重,把家乡的地理故事讲得活灵活现,再加上其他生源地小组的精彩助力,现场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从未停歇。

作为本次班会的主讲团队,由班长刘子祥带领的襄阳小分队一上场就自带“主角光环”。PPT刚切换到第一页,襄阳古城墙的航拍图就惊艳了全场——“大家看,襄阳古城为啥能成为‘华夏第一城池’?从地理角度说,它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汉江像天然护城河,西边的岘山又能阻挡外敌,这可是古代军事地理的绝佳选址!”队员们边指地图边讲解,连城墙砖的材质与当地土壤的关联都挖得明明白白。

讲到自然地理,他们更是拿出“压箱底”素材:汉江襄阳段的四季水位变化图、鱼梁洲的形成过程动画,甚至还有实地拍摄的湿地鸟类视频。“汉江不仅滋养了襄阳的农田,还塑造了独特的河漫滩地貌,咱们吃的襄阳牛肉面,面粉原料就来自汉江冲积平原的优质小麦!”一番话把地理知识和生活日常连在一起,台下同学忍不住点头:“原来每天吃的面都藏着地理学问!”
襄阳小分队的主讲够精彩,其他小组也不甘示弱。湖北十堰组补充介绍了武当山与襄阳岘山的地质关联,“两座山同属大巴山脉支系,岩石类型都是花岗岩,只是因为地壳运动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山势地貌”。来自房县的同学,还详细介绍了房县黄酒的制作方法,并邀请同学们到千里房县、诗经故里品尝贡酒风味。

这场以襄阳地理为核心的“家乡介绍”班会,不仅让同学们过了把“导游瘾”,更点燃了大家的科普热情。接下来,学院将组建地理科普宣教团队,带着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水文环境、汉江生态的科普内容,走进十堰市区的中小学!把课本里的地理知识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趣味体验。
同学说:这才是地理人的浪漫!“以前只知道襄阳是历史古城,这次听小分队讲解才发现,每一段城墙、每一条河流都藏着地理智慧!”来自湖北恩施的同学笑着说。襄阳小分队的成员也表示,以后要把更多家乡的地理故事融入科普,让更多人爱上这座“山水古城”。

从班会到科普活动,化环学院的“地理达人”们以独特的方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充满温情的分享。期待未来能见证更多妙趣横生的地理活动,也诚邀大家关注我们化环学院的最新动态,一同探索地理世界的无尽奇妙!
【审核:成传明 编辑:吴小龙 责编:成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