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是该校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学院之一,也是学校办学历史上成立最早的教学单位之一,其前身可追溯至1978年成立的化学科,学院先后经历化学系、生物化学与环境工程系等办学阶段,201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8年更名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现有在校生1100余人。在近半个世纪的办学历史中,学院始终秉承“立德、启智、修能、笃行”的校训精神,为基础教育、化学化工、生物技术、生态环境等行业领域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学院现已发展为集化学、生物学、环境工程、地理学等学科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学院。开设有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化学(师范类)、生物科学(师范类)、地理科学(师范类)5个本科专业,其中应用化学专业为湖北省一流专业,化学、环境工程专业为校级一流专业,生物学为十堰市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工63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专任教师里高级职称22人,博士3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4%,博士教师占比60%。师资队伍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湖北省楚天学子1人、十堰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十堰市政府专项津贴专家2人、十堰市优秀中青年拔尖人才4人、十堰市青年岗位能手1人,十堰市青年领军人才1人。被兄弟院校聘为兼职硕士生导师6人。
学院以化学、环境、生物学、地理学4大学科领域为依托,以地方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围绕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利用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拥有1个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3个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个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1个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十堰市重点实验室、1个十堰市重点产业创新团队、1个十堰市创新产业(双创)团队、1个生物学市级重点学科、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明研究中心1个。2025年,学院获湖北省发改委批复投资5173万元,更新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实验室的22台(套)高端设备,包括透射电镜、核磁共振波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显著提升科研硬件水平。
学院坚持“教学立院,科研强院,人才兴院”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以科研促进教学。近年来,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科研项目30余项,承担横向科研项目50余项,科研到账经费1000余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150余篇;获国家专利16项、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2项、实现成果转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学院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早进课题组、早进实验室、早进研究团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拓展学生第二课堂。近年来,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湖北省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田家炳杯”师范生技能比赛、湖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中屡获佳绩,先后获专利授权、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学科竞赛奖励100余项。
近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学院学生升学率稳定在30%左右,其中被“双一流”高校录取50余人,学院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面向未来,学院将继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为主线,以强化管理为手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自强不息、克难奋进,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型学院。
更新时间:2025年5月